周堯教授(1912年6月8日 - 2008年12年15日)浙江寧波鄞縣,1934年9月在上海讀完中學后,考入江蘇南通大學農學院。1936年(存疑),因成績優異,獲時任南通大學校長、清末狀元張謇之子張孝若的資助,赴意大利那波利大學學習,進入當時世界昆蟲分類學權威西爾維斯特利教授的昆蟲博士研究生班。周堯是西爾維斯特利教授7名外國研究生中唯一來自東方的優秀學生。一年之后,周堯成績斐然,被公認為Silvestri教授品學兼優的高徒,而且成為意大利皇家那波利大學的導師助理最有希望的候選人。在世界昆蟲分類學權威Silvestri教授的指導下攻讀昆蟲學博士學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祖國河山遭到踐踏,他悲憤不已,隨著日寇在東方發動侵略戰爭,意大利國內的法西斯氣氛也與日俱增。有一次,周堯在意大利一個朋友家閑談,忽然進來一青年法西斯黨員,一看見周堯就蹺起大拇指說:“你們日本人真了不起”,并張開大嘴:“一口就把半個中國給吞下去了。”周堯氣得眼睛里冒出了憤怒的火光,一拳將那個青年打倒在地說:“我讓你看看到底是日本人厲害,還是中國人厲害!”這位不速之客明白了周堯是中國留學生時,嚇得爬起來一溜煙跑了。又一次,在大學留學生聚會時,有個英國學生傲慢地說:“中國是東亞病夫,落后民族,不滅亡才怪呢!”周堯霍地一下站起來反駁說:“我們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像太陽,幾千年前就從東方升起;不久,文化和科學的太陽還會從東方升起的,咱們瞧吧!”在座的留學生被周堯的侃侃而談和凜然正氣強烈震撼了深感。“報國之日短,求學之日長。不殺大蟲,殺小蟲何用”,周堯拒絕了導師的挽留,于1938年回到祖國,隨軍到了抗日前線。
1938年4月,周堯回到廣州的第二天,就穿上了軍裝,投筆從戎,隨軍來到了抗日前線,后被師長覺察他是個留學歸國的高級專門人才,才勸他退伍,結束了只有三個月的戎馬生涯。
1939年5月10日,他以昆蟲學專家的身份參加了中英庚款會川康科學考察團,同年11月被聘為西北農學院教授,從此扎根祖國西北,把一生精力都傾注在昆蟲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事業上。從1939年到1979年40年中,周堯教授主要從事植物保護專業的普通昆蟲學教學。他重視課堂講授,講課思路清晰,內容純熟,語句簡練,表達確切生動,板書工整。再加上他繪畫昆蟲圖的獨到功夫,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他重視教學實踐環節,盡力把講課和實驗結合起來,根據昆蟲分類實踐性強的特點,采用使學生聽、看、做、議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常帶領學生到田間觀察和采集標本,結合實際,傳授技術,幫助學生識別昆蟲。
1957年當周堯教授風華正茂,專心于農業教育和昆蟲學研究的時候,不幸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他又被推進“反動學術權威”、“老右派分子”等所謂“牛鬼蛇神”之列,長期經受批斗、管制。一家人住在一間破舊的土木結構的房子中,藏書無處放,晚間老鼠、蚊子侵擾,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歲月中,他仍堅持從事昆蟲和動物研究。1967年,他在農作二站被監督勞動,利用每天早晚被派去吆雁的機會,觀察大雁起飛、降落和為害的規律,將觀察結果以“思想匯報”的形式寫出來,當時許多人都不明白,周堯在這樣的處境中,為什么還著書立說?周堯回答道:“過去人家說我為名為利,如果今天不署名,無稿酬,我就不寫文章了,不正說明他們過去的批判是正確的嗎!我愿在我見到列祖列宗時,能夠無愧地對他們說,我心中無時不想著祖國,我一生沒有浪費我的時間。”
1974年,周堯60多歲的時候,還到云南西雙版納采集昆蟲,歷時116天,行程8000多里。他白天揮動捕蟲網,活躍在山林里,晚上利用黑光燈誘蟲,邊收集邊包裝,一直工作到深夜12點之后。早晨一起床,他就趕緊包裝夜間未整理完的標本,植物上露水一消失,又開始野外開作。即便是坐長途汽車,中途休息他也不放過采蟲。
直到1978年,周堯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終于恢復正常。這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周堯教授因研究小麥吸漿蟲防治取得突出成績出席了這次大會,并被大會授予“優秀科技成果獎”;他個人也獲得“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79年,國務院又授予他“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1982年,周堯教授提出在西北農學院建立昆蟲博物館。他的建議受到國家計委和農業部的重視,中國第一個昆蟲博物館于1987年6月8日在西北農學院建成。1999年9月,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關懷和支持下,昆蟲博物館二期工程新館建成,F在,一座占地面積為4500平方米的現代化展館矗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美麗的校園中。該館藏昆蟲標本70余萬號,藏書3萬多冊,四個寬敞明亮的展廳講述著昆蟲世界的奧秘,也記述著一位科學家對昆蟲事業的畢生追求。
周堯長期以來有一個心愿,就是設立昆蟲分類學獎勵基金,促進昆蟲分類學研究的開展,但基金的資金從哪里來?他曾努力拿出自己節省的工資、稿費等,但微薄的收入使基金的資金增長仍很緩慢。1996年6月,周堯教授的家鄉―――浙江省鄞縣縣委和縣政府為了弘揚周堯教授的愛國和敬業精神,在寧波美麗的東錢湖畔修建了以周堯教授命名的“周堯昆蟲博物館”,在開館典禮大會上,給他頒發了60萬元的巨額獎金。周堯教授當即宣布,除將其中20萬元捐獻給周堯昆蟲博物館外,其余的40萬元和他積累的稿費10萬元全部用來設立昆蟲分類學獎勵基金,希望基金在青年科學家的成長上發揮作用。迄今為止,獲獎的中青年科學家已達30多人。
2000年4月,88歲高齡的周堯教授因患急性膽囊炎住院手術,3天后并發心衰和肺炎,后轉危為安。他醒后淡淡地說:“好像做了一夢。”并口述以“蝶之夢”為題詩一首:
我與蜂為花事忙,喚醒大地春光漾。牡丹海棠巧梳理,鶯歌燕舞也登場。栩栩莊周夢中身,依稀葛洪五彩棠。滕王宋院今何在,落霞孤鶩同飛揚。踏青歸騎馬蹄香,釵頭裙褶任飛翔。不是金陵游冶兒,等閑飛過東鄰墻。遽然一覺若有悟,何醒何夢不徜徉。愿吾同道齊努力,確保環球永芬芳。
2008年12月15日7時40分,周堯先生在楊凌逝世,享年96歲。
|